-
3月17日,西格数据在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平台,完成了以“疫情之下的数字化生产车间管理”的主题直播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西格数据高级销售经理尤吉讲述了企业数字化生产车间管理经典案例并且以“疫情之下工厂产能如何实现逆增长”为话题进行讨论。 直播嘉宾 本次直播邀请到西格数据高级销售经理尤吉,作为有软件大数据行业十几年销售经验服务的专家,在直播中从特殊时期分享了疫情对精密加工企业的影响,并深度剖析了“疫情之下数字化车间生产管理”等企业经典案例。
直播回顾 西格数据本次直播总共持续了一个小时,针对于“机加工车间现状、数字车间在特殊时期的优势、工厂产能逆增长的案例”等相关问题进行分享与讨论,下面西格小西将本次直播中的要点进行总结,让关心这几个问题的企业负责人更好地了解数字化生产车间管理!
Q1:疫情之下机加工车间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A:疫情之下,机加工行业老板、工程师、业务都是非常煎熬的。这阶段我们苏州市范围内、电话联系客户为主,发现大家这阶段非常难熬。讲人员隔离没有人、设备管不过来、工单进度不能及时完成……
人员:传统的车间还是依赖人去做管理,人管设备、管生产进度、管各个流程,在疫情之下,人的密度要降低、人会因为疫情核酸、隔离影响正常的出勤,就会让整个传统车间的管理问题放大N多倍。外勤人员包括老板外出受影响,拜访客户和接单不方便,程序,图纸都在老师傅那里,远程指导不方便;而且人的考勤管理也容易混乱,考勤上工时间都不一致,需要一一跟打卡、班次核对。
设备:因为疫情防控,企业内部管理也比较乱,工人在操作设备上更随意了,设备出了问题请人维修也不及时,设备状态不能实时查看,老板心里没数,就怕突然计划外停机。这部分应该说设备响应率更低了;老师傅因为做核酸或者甚至居家隔离,一些故障处理就要几个工程师来处理,时间延长等等……
Q2:相比刚才我们所说的传统车间的疫情之下的局限,数字车间在特殊时期有哪些优势?
A:这要从生产业务流程各个环节提现。我们有完整的排产报工流程,从工单下发,员工扫码开始生产,过程中一键调用程序,不再需要U盘拷贝,工艺图纸的电子化,完工报工等等,都可以做到远程操作,即使主管和老板不在公司,工人每天要做完成什么任务,都非常清晰。
从人角度:
①生产员工:考勤;报工:一人看多台机,数字化的机加工厂,工厂本来就人员相对传统人力密集要人数少、效率高;
② 设备维修部:
故障时长、设备状态手机端远程就可以掌握,系统自动记录故障代码、响应时长,人自觉处理;
③老板角度:
各个部门情况,通过网页端都可以实时看到,不需要主管当面汇报工作,针对异常做事前处理就好了。
从设备管理维度:
智能管理系统在产品从工单发出到成品产出的过程中,扮演生产活动最佳化的信息传递者,改善生产条件及准时出货、库存周转、生产毛利及现金流量效益,并且也在企业上下层之间提供一个双向的生产信息流。
从工艺管理维度:
在工艺、设备、管理以及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各个方面有重点地进行优化、挖掘潜力,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
从工厂全局维度:
当工厂发生实时事件时,能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这种对状态变化的迅速响应使智能管理能够减少企业内部没有附加值的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的生产运作过程,从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厂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又能提高生产回报率。
Q3:具体客户案例,以前怎么管,现在怎么管?
A:案例一:昆山的模具厂,公司的机床都是租用的,企业生存很困难,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寻求数字化转型,要上系统,订单不是很多,需要提高自己的员工人效,哪怕每年稼动率只提升5%,那长期累积下来也是个很大的数字,老板每天都会研究哪个环节浪费的时间比较多,怎么做管理的改进,并表示会持续做这件事情,现在在设备管理这一块,心里比较有数。
案例二:相城客户,有17台设备,在一个小胡同里,订单量一直还可以,但是就是接不到大的订单,客户每次参观完就没信了,这个企业为了寻求改变,能够接更多大的单子,从小胡同里搬了出来,要做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个管理水平,让他的客户看到他的生产状态,也为了能够改变企业形象,下定决心要做。合同都准备好了,然后疫情来着,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企业订单不饱和,都会选择暂缓,这个客户的公司老板娘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老板觉得这恰恰是他的机会,有时间做改变做突破,想办法说服了老板娘,开启了系统使用之路。
直播的末尾环节,我们的嘉宾尤吉也逐一回答了众多观看直播的朋友们留下的问题,并表示西格数据提供SaaS MES数字化免费体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私信或给我们来电!本次直播圆满结束,我们下周四晚七点再见啦!